“现在一些化妆品,看似便宜,但容量少得离谱!”95后的小于告诉中新经纬,自己最近购买的部分唇釉和眼线笔,虽然售价仅几十元,但到手后才发现容量比想象中少得多,没用多久就快要见底。 这导致部分消费者为了不多花钱,在购买前甚至将每克价格算出来横向比较。是消费者太“计较”,还是品牌方在变相涨价? “贴心包装”还是“曲线涨价”? 双11往往是化妆品的销售旺季。浙江的李谭(化名)最近在复购彩棠的蜜粉饼时发现,新版蜜粉饼的容量从9.2克减少为了7克。询问客服时,对方表示“考虑到外出补妆的需求,新版蜜粉饼相较于老版更加轻便”。 购买记录显示,李谭今年2月购买的老款蜜粉饼标价元,叠加店铺优惠后为元;而新版蜜粉饼标价为元。即便不考虑此前的优惠,该蜜粉饼的新款比老款容量少了24%,价格只便宜了11%,每克价格从19.46元涨至22.71元。“我出门差这2克的重量吗?这解释还不如不解释。”李谭认为,客服对于容量减少的解释并不令人满意。 中新经纬以消费者身份询问彩棠旗舰店客服,对方称除了克数不同外,新款蜜粉饼在控油力、细腻感等方面进行了升级。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表示,虽然许多化妆品价格看上去很“香”,但实际上容量相对同类产品较小。据了解,大部分被吐槽的美妆品牌为近10年内成立的新兴“网红”品牌。诚然,商品在电商平台宣传时大多都会标注上容量,供消费者自愿购买,但许多人在购买时习惯性地预估了这些产品的大小,并不会特意计算每个计量单位的价格。 由于克重不统一,近年来消费者流行起了计算化妆品单位价格的对比方式。例如,以天猫旗舰店价格为准,珂拉琪空气唇釉售价59元,净含量1.7克,合每克约35元;3CE(三熹玉)的丝绒唇釉为元4克,合每克25元;UNNYCLUB(悠宜)的1.5毫米眼线胶笔售价35元,净含量0.05克,合每克元;美宝莲的巨持久眼线胶笔为56元0.4克,合每克元。 近日,自媒体博主“萌叔的美妆号”也在视频中吐槽部分美妆产品容量较低,例如稚优泉49.9元的雪糕唇釉,看似个头较大但实际唇釉只在中间部分;橘朵售价39.8元的眼线胶笔容量为0.05克。“我测算了一下,三粒大米都有0.06克。”该博主说。 有网友称,化妆品容量过低会影响到自己的使用体验。“唇釉用了没多久就粘不出来膏体,必须得挖来挖去。”“这是打算研发日抛量化妆品?”“这个眼线膏,收到的时候我以为是寄了个空瓶。”由于此前多款热销口红的免费小样净含量多在2克以内,如今这些含量较少的口红也被调侃为“小样的容量,正装的价格”。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容量少可以避免浪费。“平时很少化妆,量小的化妆品很适合我。”“眼线膏用得特别慢,容量小更合适,瓶子做的大是方便抓握。” 容量变小背后,商家存了什么小心思? 为什么美妆品牌要把部分化妆品容量做的那么少? 资深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告诉中新经纬,其背后有多重因素。“第一,容量减小可以有效控制产品成本;第二,小容量化妆品使用时间短,消费者更新换代的频率自然会加快;此外,部分小容量化妆品的单价相对较低,看起来会具有一定优势。” 华策定位咨询创始人、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目前美妆产品的主体消费人群为年轻消费者,他们在选择上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