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0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5月初,获悉新天地隔离点即将换防,将由我们五里的医疗团队承接点内的健康观察任务。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第一时间和团队长刘忠仁请愿,报名参加蹲点值班工作,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01

?..?~?.??.?~?..?

新天地集中隔离点承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境外归国人员的健康观察任务。为了能够尽快熟悉隔离点的医疗工作,我们团队成员特意提前跟班老西门社区的医师团队,学习了解隔离观察点的基本工作,进一步了解隔离点疫情防控工作的基本政策。短短半天的学习,我对隔离点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工作内容琐碎而细致,突发状况频出时刻考验着我们的综合应变能力。

02

?..?~?.??.?~?..?

5月20日,是我正式进入隔离点工作的第一天。我早早来到点内,和前一天值班的刘忠仁医生交班。24小时值班时间里的工作细节,我记了整整两页纸。作为值班医生我需要每天早、晚两次,花费两个多小时电话随访居住在点内的一百多名隔离观察对象。仔细询问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您好!我是今天的值班医生,请告诉我您的体温是多少?有没有什么身体不舒服的地方?”我尽量轻声细语,让对方听明白我的提问。随访过程中,遇到对方出现困难如体温计损坏、消毒药品缺少,我总是尽快和我们的团队互通信息,给予及时的帮助解决。“我什么时候可以离开?”我总是被这样反问,每一位随访对象都希望能够尽快安全回家,恢复自己的正常生活。我会认真核查他们的基本信息,填写隔离人员的医学观察记录,同时用言语安抚他们的焦虑,感谢他们的配合。“只要身体状况没有出现异常,14天隔离期满,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主动通知你们,顺利解除隔离。”

03

?..?~?.??.?~?..?

在这里,我们不仅是医生,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贴心亲人。每一天,我们也都要迎接全新的工作挑战。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一位60多岁的王阿婆。她身患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等多种慢性病,却因为自己的居住地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需要集中隔离。来到隔离点后,阿婆非常有情绪,并不愿配合做好隔离点的健康观察工作。第一次和她通电话,整整20多分钟,阿婆都在和我抱怨身体的各种不适,最后她表达出自己不会使用水银体温计,无法配合我们做好体温观察工作。我先尝试着通过电话教她如何测温,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便立即向当班点长汇报后。考虑到老人使用水银温度计可能存在一定困难,特意协调为她准备了电子测温仪,方便她自测体温配合做好隔离期间的体温观察。第二次,阿婆又提出自己有高血压病,近期服药不规则经常容易犯头晕。我们主动为她送去了一个崭新的电子血压计,我再次拨打电话,耐心指导她如何使用腕式血压计监测血压,并建议她调整身边高血压药品的用法用量。每天,我们的团队医生都会主动关心她的血压变化,了解她的服药情况,并耐心的陪她聊上几句,关心她在隔离点的每日生活需求,又一一帮助她解决了一日三餐、饮用水等各类生活需求。渐渐地,阿婆情绪逐渐平稳下来,也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平安渡过观察期。

04

?..?~?.??.?~?..?

6月10日,已经是我第4次参与隔离点的24小时值班工作。我们医疗团队共有7位医生,每周一天轮流值守。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帮助了多位出现各类特殊情况的“客人”。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不辞辛劳的默默付出,无论是出现身体异常需要转诊就医,还是生活措施不便需要改善,驻点工作组协同合作,妥善处理守护着大家的安全。

隔离点能阻挡病毒入侵,却不能阻断真善美的人心;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个观察举措,才能确保所有人的健康平安!这里虽不是一线却胜似一线,我相信我们五里人能够守护好每一位“客人”。

撰稿:王晓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