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地图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909/9423519.html 年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在汉口某小区一栋楼的二楼,看着在厨房里忙碌着做年夜饭的父母,刚刚刷完网上关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消息的41岁的曾女士感到幸福满满。 曾女士与父母1月6日因发烧、乏力就医,隔离观察一天后回到家里,一直到现在。现在父母已经停药近一周,曾女士于24日停药,曾女士13岁的儿子自他们一家确定回家隔离后就送到了亲戚家,只有父母和自己的年夜饭,也令曾女士满足——一家三口已经康复或已接近康复。 曾女士在接受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武汉一定会像我们一家一样,慢慢好起来!” 发病,一家三口看急诊 1月6日,因为工作忙,曾女士晚上9点多才到家。一到家,她73岁的老父亲虚弱得站不起来了。 “不行,医院,都去看看!”早在元旦那两天,曾女士的父亲就出现了感冒症状,第二天,她的母亲也“感冒”了,到6日早晨出门的时候,曾女士也“感冒”了。 “我和我妈妈的症状都不是很严重,就是有点低烧,测体温在37.5℃左右,不咳嗽,就是感到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很差,不想吃东西。”曾女士说,一家人以为是感冒了,症状又不太重,就没有重视起来。到6日晚上下班回家看到父亲站起来都困难,才感到严重。 当天晚上10点,医院急诊科,医生开了抽血化验、胸片检查单,半个小时后,结果出来了——三个人都是肺炎,从影像学来看,曾女士病情最重,父亲症状最重,母亲病情和症状都最轻。 当天晚上,医生将他们三人留在了留观病房,第二天又完善了甲乙流感病毒合胞病毒等检测,完善了血常规检查和炎症反应指标的检查,血氧饱和度什么的检查都做了,排除了流感和细菌性肺炎,诊断是病毒性肺炎。 检查的同时,医生给他们进行了抗炎和抗病毒治疗,第一针打下去,三人烧都退了。 留观病房没有卫生间,一天都不能洗漱,烧也退了,他们要求回家。医生允许他们回家,但强调一定要做好居家隔离,并告诉他们居家隔离的方法,嘱咐他们注意休息和营养。 随后三天,医院再打三天针,最后一针是1月10日,曾女士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打。这天,三个人做了CT肺片复查,全部有好转,但治疗还要继续。医生给他们开了抗病毒和抗感染的口服药回家服用7天。再次嘱咐他们做好隔离。 老两口没事,但1月11日晚上,曾女士又烧起来了。“这次我换到协和去看了,协和也开了三天针,打过针烧也退了。”曾女士说,1月12日、13日、14日到协和打了三针后,医生也开了7天药让她回家隔离口服药物继续治疗。她再也没有发烧了,到1月24日除夕,她的最后一天药也吃完了。而父母已经停药一个星期了。 隔离,不能传染他人 医院看病,曾女士就给自己和父母戴上了口罩,因为她知道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一是不想自己这个感冒传染给他人,医院更重的病人传染其他疾病。医院,一家三口都会戴上高级别的防护口罩。曾女士说,那个时候,药店口罩还比较好买,医院的人也不太多。 1月7日到家前,曾女士拜托亲戚接走了儿子。回到家里,仍然是父母一间房,她一间房,只是父母不在一头睡着,而是分两头睡了。 最初几天,尽管烧退了,但三个人还是感觉乏力,有时胸闷气短,无力做饭,只好点外卖。每当外卖小哥送餐来,他们或让放在门外或戴好口罩将门开个缝取进门。几天后体能恢复了一点,就自己做饭,需要的食材让亲戚买了放到门口。 在家里,如果三个人要碰面,也都戴好口罩。 按照医生教给他们的方法,用84消毒液拖地、抹桌子等家具,一周一两次。每天开窗通风两次。家里的消毒柜也用了起来,用过的碗筷及时消毒。垃圾也用84消毒后再丢掉。 烧退了后,医院,医院的电话,医院也经常打电话来询问他们的情况。 吃得好睡得好,身体自然恢复快 “一定要吃饭呀,不吃病哪里好得了?”这是曾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位73岁的母亲,能自己做饭后,天天变着花样做。最初几天,曾父食欲不好吃不下,曾母就一口一口喂,一连喂了三天。 作为老武汉人,曾家天天有汤,有时是排骨藕汤,有时是排骨海带汤,有时是鸡汤。曾家人牢记医生的嘱咐:“没有特效药,一定要吃好休息好!” 一日三餐定时,品种丰富,多喝水,每人每天一到两个水果,遵医嘱按时服药。“我们过去不会这么严格要求自己,有时吃有时忘了就不吃,但居家隔离治疗期间,我们感到饮食的重要性了。” 在曾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母一再提醒:不要忘了牛奶、鸡蛋,牛奶、鸡蛋必须每天保证。 在家隔离治疗17天,让曾女士感到另一个重要的生活习惯是睡眠。“睡眠太重要了,哪一天睡晚了或没睡好,第二天就差一些。”在病中,他们更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更敏锐地捕捉到平时难以注意到的细节。 现在,一家三口晚上9点半到10点一定上床睡觉。曾女士说,过去父母一般在11点睡,她自己12点后睡觉是常态。 “病中得来的体会很珍贵。”曾女士说,吃好睡好才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免疫力好了,才能去对抗疾病。 后怕,希望大家能坚强 按医生要求,曾女士和父母需要再去拍胸片复查,他们没有去。“我们把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过段时间我们再去。” 曾女士说,他们体能还没有恢复到病前,爬楼急了会气短,偶尔胸也会扯痛一下。他们的症状都消失了好多天了,药也停了,现在一家三口吃嘛嘛香,曾经虚弱得无法走路的曾父可以做家务活了。 “在整个治疗期间,我们没有一点点害怕,只是当作很特别的肺炎配合医生治疗,但这两天刷新闻,我后怕了。”曾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刷网上的新闻,越看越后怕。 “我们经历时,没有觉得这个病有多可怕,大多数都是我们这样的轻症病人。但这个病传染性有点强,我家不知是谁先染上的,一家三口在短时间内都发了病,我们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市场。”曾女士说,他们发病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多病人也没有这样的气氛,如果那个时候是这样的气氛,“我们的心态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曾女士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她这两天经常与父母讨论这个事。“中国政府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政府一定做了很多事,只是没有说出来,我们要相信政府,希望大家都能坚强,一起渡过难关!” 综合自长江日报、长江网 编辑丨钱家跃 为你推荐 哀悼!武汉一名医生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去世 上海新增13例新型肺炎确诊病例!全国新增例,累计确诊例 泪目!除夕夜,我们在这里过年,你们帮我们过关 除夕夜出征!上海名医疗队员紧急驰援武汉 多图直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