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陆续开始复工复产,蓝领工人作为一个重要群体,在返工潮中如何做好防护?接收单位应该怎么做?隔离期间能否正常开工资?就这些问题,白岩松采访了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社部原常务副部长杨志明。 1.返程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杨志明:在阻击疫情的大背景下,建议错峰返程、分批复工。制造业在正月十五之后,如当地工厂开工,可以开始返程;建筑业在2月24日之后可以逐步返程(还要看具体工程开工情况);从事服务业的,要根据市场的恢复情况再决定出门时间。 2.返程要注意些什么? 杨志明:出发前,要把好出行关,要有个人在这十几天当中没有征兆的记录。对工人朋友来讲,要解决“因为自己身体好,所以不在乎”的习惯;要解决不戴口罩、经常不洗手的习惯;要解决好返程以后和老乡聚会的习惯。一定要做到戴口罩、常洗手、不聚会。 3.返程后都要隔离14天? 杨志明:按照天津卫健委的要求,工人返程一般需要隔离14天。企业要做好准备,比如建设隔离房、自制口罩等。 4.隔离期间能否正常开工资? 杨志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企业有困难的可以进行调休来补偿,如果有能力的还是要按照工作日发放工资。 5.接收工人的单位需要怎么做? 杨志明:要给工人以周密的防疫防控安排,使他们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需要注意的是,要保障能够分班吃饭、保持距离;对流水线生产的要保持距离、进行倒班;吃饭时候不能说话或者少说话;在宿舍里面要通风;在工作场地要消毒。这几项注意都要落到实处。 本文内容来源《新闻1+1》栏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武汉加油!求职咨询,添加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