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13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大年初一,医院医院被定为滨州市三所“新冠肺炎”医院之一的通知,从接到任务到修建好符合标准的隔离病区,医院只用了15个小时。快速完成任务的背后,是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我们利用第一批上前线的医护人员隔离换岗休息的时间,远程采访了他们。“隔离日记”将会还原这所小城医院的抗疫经历,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启发挑在接到任务的第二天感冒失声,连续奋战在一线十天,他忧心患者病情,更担心患者因为外界谩骂而造成的心理创伤,以下是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启发的口述。口述:张启发15个小时建成隔离病区像流感、麻疹、手足口,感染科每年都会收治一些病人,但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疫情。1月25日也就是大年初一,医院接到任务被定位滨州市的三所医院之一,因为我们这里刚好有一个还没有启用的病房楼,正好作为一个集中收治点。26号的时候,发热门诊已经有了发热病人,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把隔离区建成。从一个普通病房改造成一个传染病病房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改造之前就是一个普通的病房楼,一个房间有两张床、两个床垫、一个卫生间,别的什么也没有。改造成传染病病房的第一步是要分区。患者居住的是污染区、还有潜在污染区和清洁区。这个分区就是需要几道门把它隔开,地标要贴好。(左2为张启发)正过年的时候,春节期间没有施工的,门头物资、建材都不到位,玻璃买不到,我们通过各种私人关系,大过年的打开他们的仓库。像隔离门的玻璃买不到,我们暂时用铝塑板先把门封起来;疑似患者住的病房,因为没有确诊,所以需要单人间,并且因为他是隔离观察,这个房间必须有独立的卫生间。再就是因为它本身在玻璃封闭的一个隔离观察,必须在里面有摄像设备。所以说我们要给他临时设计扯线,安装摄像头;楼道里面必须要定时的消毒,我们要临时加装包括紫外线灯之类的消毒设备等等。我们从26日早上开会部署任务开始筹备,直到27日凌晨4点,我们的第1例患者顺利入住隔离区。患者:疾病与谩骂下的双重焦虑患者入住之后,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个人隐私的严重暴露。很多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已经传播的非常广泛了,患者会收到一些谩骂的短信、电话。每个患者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个小伙子,他外表看上去大大咧咧的,什么都不在乎,在这种强大的外表下,是无处诉说的情绪,其实他内心压力很大。有一天喘憋得很厉害,连续两次,憋得喘不上气来,我们跑进去抢救他,给他用上无创呼吸机,但是第二天又突然腹痛的很厉害。我觉得他所有的症状都不是疾病造成的,是心理的极度焦虑。所以我医院精神科请了两位专家,通过手机视频和床头通讯设备,提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且,希望专家们给我们提供一个可参考的预案。我本身是干ICU的,在ICU病房里边,其实很多患者会出现这种我们叫“谵妄”,再就是在现在,咱们全社会抗战疫情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出现焦虑甚至恐惧的这种心态,所以说在这种情况我们提前还是有预想过的。实际上在这场疫情之后,不但是有些患者,甚至有些医护人员,都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可能都面临着需要一种心理的干预。医生:重压下失声我们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现在全社会的物资都是紧缺的,我们一边要收治病人、建病区,一边要谨防着医务人员的感染。所以前段时间压力很大。接到任务第二天我就感冒了,妻子给我送了药来,我这是今天(2月3日)刚能说出话来,我也吓坏了,一边偷着量体温不敢给同事增加压力。我妻子是呼吸内科的大夫。虽然没有在隔离病区,但呼吸内科也会面临着会看到发热病人的风险。女儿今年高考,现在她一个人在家里学习。前段时间一直没联系她,就这两天联系了一下,毕竟还有四个月高考了,让她好好学习。年非典的时候,我们当时也是非常紧急,当时我在急诊工作,那个时候把急诊紧急改建成了这种隔离病区,但实际上非典并没有波及到我们这座小城市,当时没有收一个病人。汶川地震的时候,今年我曾作为救援人员被抽调过去,但等到出发,领导考虑到专业问题就没让我去。干过急诊,这种应急社会公共应急事件也经历过好多次。但是像这一次能让全国所有的省市启动一级响应,并且这么多城市出现分成的情况,这肯定是第一次,并且我们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经历这么巨大的考验。左3张启发我也给我们科的大夫打气,我们观察到了这些病人的从发病到变化到痊愈的一个过程,实际上我们也取得了医学资料。作为一个医生来说是自豪的,我们需要把这个事情办好,它实际上也是对我们这种职业的一种最大的一个体现,我们职业价值的一个最大体现。来源:齐鲁网·闪电新闻

滨州抗击疫情MV《在一起》

迎战疫情滨州在行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